首页 >金融 > 正文

“遥远的城市-石峁城遗址”记陕西考古博物馆(十三)

2023-05-28 12:16:42来源:腾讯网

陕西考古博物馆

“遥远的城市-石峁龙山时代遗址”

记陕西考古博物馆(十三)


【资料图】

对个人来说,要完整保存几十年的记忆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然而,有些文明却已经在中华大地上历经几千年。位于陕西榆林神木市高家堡镇的石峁遗址就是这样一种存在。这座城址初建于公元前2300年前后,面积达 400 万平方米以上,距今已有4000多年,是中国已知规模最大的龙山时代晚期城址,被誉为“石破天惊”的重要考古发现。

来自4000多年前的一枚枚玉器、骨器,通过考古学家的手铲,从黄尘古道走来,与今人照面。它沉默不言,却是几千年朝代更迭、疆土变迁的见证者。这令人对中华文脉有了更深一层的思考和敬畏。

陕西考古博物馆的第三展厅,基本陈列的第三章考古发现篇,以极大篇幅来详细介绍了陕西榆林发现的石峁龙山时代遗址。

石峁龙山时代遗址

黄土覆盖的荣耀,石破天惊。

这个面积超400万平方米的石城,相当于6个故宫,推算总用石料12.5万立方米,在中国考古史上绝无仅有。

它是公元前两千纪前后中国所见规模最大的城址、中国北方地区的超大型中心聚落,也是距今4300年前中国乃至东亚最大的史前石头城址,被誉为“华夏史前第一城”、“中华文明的前夜”和20世纪中国最为重要的史前考古发现之一。

石峁遗址由“皇城台”、内城、外城共3部分构成。“皇城台”是四周有阶梯状护坡的台城。当地人说不清“皇城台”的来历,只知道祖祖辈辈这个地方都叫“皇城台”,这里恰好就是石峁遗址的核心。石峁遗址内城以“皇城台”为中心砌筑石墙形成封闭空间,外城沿着内城山势砌筑石墙形成不规则的弧形石墙,作为与内城相连又独立的外城,形成了两重城墙包围“皇城台”的布局。这也是4000年来中国至今应用最广泛的城市布局。

石峁城复原图

考古学者对石峁遗址第一个重要发掘点是东城门,没想到这一挖掘就发现了“华夏第一门”。东城门保存完整、结构复杂、制作精良,被学者称为古代城市建造的奇迹。北京大学教授、著名考古学家闫文明甚至直接表示:“它是中国城门的老祖宗,后世城门的所有要素它都有了”。

一组石雕人头 石峁遗址出土 

石峁遗址的考古成就,以玉器最引人注目。若是要追溯其出土的时间,上个世纪20年代时,就有不少文物被发现,只是因为当时种种原因,很多文物已经散落于海外。当地民间一直有一个说法,不但说该处有玉器,而且,还是很明确说出,“墙里有玉”,因此,很多老百姓都会自己过来寻玉。

早在1927年,天津《大公报》就刊登过一则“陕北发现汉匈奴古物”的报道。北京大学考古学会认为,位于陕西省最北部的、毛乌素沙漠和黄土高原过渡地带的石峁地区可能存在一个遗址,经过实地研究,石峁遗址年代被北京大学考古学会认定为汉代,但对石峁遗址是匈奴古代聚落尚未有定论。

石峁城石雕

“双面神崇拜”诞生的时间很早。部分学者推测有可能是石家河人将双面神形象和崇拜文化发扬壮大,为后世双面神崇拜树立了典范。在石峁遗址皇城台顶部出土的70 件石雕当中,就有两件圆柱形双面神石雕,风格与石家河双面神相似,有着独特的造型魅力。这个神面立柱石雕半人高,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

石柱在正反各采用浮雕技法雕刻一个神面,正反神面在眼型、嘴型和齿形上都有区别,不过都没有明确的獠牙。考古学家认为石峁双面石柱应该是属于双面神崇拜的另一种艺术造型。通过双面神形象反映出石峁先民对前与后、善与恶、阴与阳、天与地的精神寄托。在墙体上看到的这些石雕,分布在皇城台顶的“大台基”周围。

神面立柱石雕

神面立柱石雕

有趣的是,在2020年12月参观山西博物院时,也看到了出土自石峁城遗址的,标注为“双人面石雕”的同类造型,大小和造型非常类似,估计这就是石峁城出土的另外一件。山西博物院还展出了很多石峁城和延安卢山峁遗址的文物。非常相似,不知道是不是从陕西考古博物院借去的。

左侧2022年4月28日拍摄于陕西考古博物馆;右侧于2020年12月11日拍摄于山西博物院

人射马石雕

在出土的石雕中还有一件人射马石雕。这可能是石峁“祭司”的形象,神态威严,发饰、五官、胡子一应俱全,周身雕刻精美。这件“人射马”石雕原本镶在墙体上,刻画了一幅生动的狩猎场景。场景表现了两个主体,左边是一个马首,右边是一个弯弓搭箭的人,他的箭头正向马首迎面射去,这是一幅逆射图。虽然马没有雕刻出四肢与躯体,但马首的特征还是很明确的。那个射箭的人形已经不甚清晰,但弓箭却很明确,弓、弦、箭一样不少。

石峁城石雕

人面双虎石雕 石峁城皇城台出土

人面石雕 石峁城皇城台出土

简化双虎石雕 石峁城皇城台出土

神面双虎石雕 石峁城皇城台出土

折角人面石雕 202年12月11日拍摄于山西博物院

头骨坑

皇城台附近另一个震撼的发现——头骨坑。类似这样的发现,在外城的东门附近找到5处,里面的数量不等,有5——24个不等。根据研究,这些头骨的主人大多为年轻的女性,虽然她们的排列看不出规律,不过,仍然可以看出是按照某种方式摆放的。根据那些明显的砍斩痕迹,这些女性应该成了某种仪式的祭祀品,有些头骨还能明显看出被烧过的痕迹。也许可以推测,这种非常残忍的行为应和城墙的修建有关,或者就是为修建顺利举行的奠基仪式。这种发现可以看出当时文明发展的过程中社会已经开始分化,人们已经出现了尊卑等级的观念。同时,发现的殉人也证实这一点。

石峁城皇城台遗址

皇城合底部面积约24万、顶部面积约8万平方米,最高处可达70米,呈平顶金字塔状,台体周边以高达数十米的护坡石墙至山包聊。考古工作表明,皇城台是石端城的核心区域,已具备早期宫城性质,或可称为“王的居所”

陶鹰

在皇城台东护墙北段的弃置堆积中,出土了大型陶鹰20 多件,数量多,体量大,造型生动,在国内新石器时代动物陶塑中十分罕见。陶鹰非实用器,可能与王权或曾在皇城台进行的宗教祭祀公共活动有关,反映出陶鹰在石饰王国中的重要性。

卜骨

卜骨

上图卜骨拍摄于陕西考古博物馆,下图的卜骨拍摄于山西博物院;据我观察,应该是同一批文物。如果最近有去山西博物院的朋友,可以帮我看看,这批黄河流域文化的文物是否还在展出?

卜骨 2020年12月11日拍摄于山西博物院

作力早期文明社会沟通人神天地的重要娱介媒介,皇城台出土的陶鹰、卜骨、石雕以及口簧、笛、哨等器物,大致勾勒出石峁社会上层阶级的情神追求和信仰图景,体现了中国早期国家王权与神权的统一。

石雕、玉器、铜器、海贝、鸵鸟蛋壳、丝织品、象牙和水晶制品、彩绘壁画、建筑用瓦等高等级遗物的发现,不仅表明了石宛社会生产水平与交流能力的发达程度,同时也充分证明了皇城台的宫城性质与核心地位。

石峁文化墓葬

石峁城城内目前发现有 10 多处墓地,其中与皇城台隔沟相望的韩家屹旦墓地清理了 40 余座墓葬,揭示出石墓葬的形制和葬俗,墓葬规模、葬具、壁龛、殉人及随葬品的差异,体现了石觉社会人群的等级分化。

石峁城的最后这一组图片,全部来自2020年12月的山西博物院。

卢山峁龙山文化遗址

卢山峁龙山文化遗址位于延安市北郊延河左岸的宝塔区李渠镇,距今今4500-4300年。核心区面积超过 200万平方米。中心区发现四座大型夯士高台,台上构筑中国迄今最早的四合院式宫殷和宗庙等礼制建筑。

其中,大营盘梁发现宫殿建筑与大量板瓦、筒瓦及奠基礼玉共存的迹象。表明芦山市遗址是龙山时代早期的都邑遗址,是早期礼制与黄河文明的重要载体。

同样,这一组图片,全部来自2020年12月的山西博物院。

陕西考古博物馆系列相关链接

博物馆光影经典分别于2022年4月28日拍摄于陕西考古博物馆

2020年12月11日拍摄于太原山西博物院

责任编辑:

标签:

免责声明

头条新闻